金融与证券专业(银行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12201]
一、基本规定
■ 专业名称:金融与证券
■ 专业代码:620105
■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高中同等学历学生
■ 标准学制:三年制
■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 学历层次:大学专科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金融与证券专业适应首都金融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分支行机构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员、银行客户经理、大堂经理、客服专员等就业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良好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金融职业素养和“精于服务、长于营销、善于理财”的金融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金融人才。
(二)就业岗位分析
金融与证券专业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分支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金融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呼叫中心客服专员、大堂经理、银行客户经理、保险代理人、基金经理人等岗位就业。岗位描述如下:
序号 |
就业 岗位 |
岗位业务 描述 |
职业能力分析 | ||
知识 |
能力 |
素质 | |||
1 |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 |
办理存款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 |
审查客户有效证件真实性;熟练进行汉字和传票录入;掌握现金收付基本原则和管理条例;熟练清点各种钞券和准确鉴别假币;掌握凭证填的基本规范和审核凭证真实合法性;严格执行银行印章管理规定。 |
熟悉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业务内容,熟练掌握前台所有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程序,熟悉前台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票据、单证、业务专用章及其他用具的使用。
|
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遵守银行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 |
2 |
银行客户经理 |
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开发、客户维护管理、理财产品后续服务 |
运用市场营销原理,进行营销案例分析,运用营销理论,设计营销策划方案。 |
具备分析金融信息和获取金融数据能力;按照企业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进行宣传和业务咨询;使用沟通技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投资咨询;妥善处理客户投诉、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与客户进行良好交流,储备企业的客户资源。 |
具备职业素质、金融风险意识和正确的营销意识、良好、心理状态、团队合作、有效配合的能力、语言表达、沟通交流洽谈能力 |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备注 |
1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教育部 |
一级或以上 |
必选 |
2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
教育部 |
B级或以上 |
必选 |
3 |
财贸素养证书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
|
必选 |
4 |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
中国银行业协会 |
|
五选一 |
5 |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
中国证券业协会 |
| |
6 |
助理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 |
劳动部 |
| |
7 |
保险从业资格证书 |
中国保险业协会 |
| |
8 |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北京市财政局 |
|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设计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多年来的人才培养实践,依据“三证书”教育教学要求,在对行业和企业科学广泛调研基础上,论证设置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四种类型的课程,即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和财贸素养课。目的是保障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类型课程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服务首都金融业人才培养原则,各类型课程各有侧重,又互相衔接,从知识、能力和素养教育各方面构成培养金融与证券人才的科学系统,支持和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二是坚持“三证书”原则,即四类型课程体系服务和服从于金融与证券人才“三证书”获取需要,支持“三证书”的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文化基础课介绍 512课时
2.职业基础课介绍 680课时
(1)经济学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理论知识。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熟悉经济学的表述方法,初步具备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社会、生活、经济问题,为以后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2)金融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经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货币的含义、产生过程,信用的含义,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了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种类和内容;熟悉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构成,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功能;熟悉我国金融业监管的主要内容和职能;掌握货币制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及其特点、金融机构职能等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运用金融理论解释与分析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为以后从事商业银行工作奠定基础。
(3)证券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了解证券市场的构成、内容、参与者及市场运行规律等基本知识,识记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流程及办理手续等基本理论,掌握证券市场的特点、业务、风险及监管的法律法规,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相关证券的咨询服务,培养学生对证券市场的综合理解能力,学会在证券市场根据其发展动态,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为以后从事证券经纪人营销、咨询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4)保险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保险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牢固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保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保险学原理方法分析现实保险业务中具体案例的能力。通过揭示保险行业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5)会计基础 48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基本核算的主要知识与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种类与定义,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要求,掌握各种账簿登记的基本方法。模拟工业企业业务环境,培养学生针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下的典型会计业务,根据原始凭证内容编写会计分录、填写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的通用会计核算技能。以达到掌握基本会计概念,会编制会计分录、会记账的基本要求。同时为参加每年一次的本市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做好应试准备。
(6)金融基础技术 32课时
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与实际处理流程,结合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训练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员的业务技能,包括点钞、捆钞、货币鉴别、居民身份证及护照识别、数字书写与错数订正技术、计算器和计算机小键盘的使用、传票算与账表算、文字录入、银行柜台服务礼仪等操作实务。
(7)金融服务礼仪 32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仪态礼仪的基本要求及金融行业用语规范岗位礼仪基本内容;能熟练掌握熟悉金融行业人员基本仪态的要领岗位工作流程及行业用语规范。能够优雅得体的展现与运用仪态礼仪;能够熟练掌握礼貌用语、文明用语、行业用语、电话用语的使用技巧及金融岗位礼仪规范要求。
(8)银行产品 56课时
本课程是高职商业银行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商业银行产品的业务流程及办理手续,掌握商业银行产品的特点、风险及适用对象,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相关银行产品的咨询,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产品的分类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了解目前商业银行的发展动态,为以后从事银行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9)国际金融 48课时
《国际金融》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知识,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和应用分析,熟悉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初步了解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业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汇率风险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培养提高学生国际金融专业素养,增强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使学生具备国际金融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能力,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汇率报价进行货币兑换和进出口报价的汇率折算,掌握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10)金融服务英语 48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银行柜台业务英语,使学生掌握金融专业英语中最基本的单词、术语和句型,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的银行柜台业务会话,力求向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运用金融英语处理银行等相关金融业务的能力,以及涉外业务英语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能力。
(11)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48课时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考试取证课,是获得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主要讲授有关商业银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基本操作、经营原则、管理规范、行业要求、法律规定等。
(12)银行业专业实务 48课时
银行业专业实务是考试取证课,是获得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下设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个人贷款4个专业类别,本课程主要讲授有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基本业务、基本操作、经营原则、管理规范、法律规定等。
(13)金融法律法规 32课时
本课程旨在对我国现行主要金融法律法规进行全面介绍,培养金融专业高职高专学生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金融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金融法律素养.从而规范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14)金融公文写作 32课时
本课程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提高课,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的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受到较系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训练,掌握必要的写作技能技巧,获得较完备的关于财经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写作的实际能力,以适应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15)证券投资基金 32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素质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以及与基金投资管理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在技术能力方面使学生熟练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实务,能基本达到证券公司营业部证券投资基金人员所需执业能力。通过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险教育,使学生增强职业道德观念、诚信观念和自觉防范职业风险的意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自律规范的基本要求。
3.职业能力课介绍 1144课时
(1)市场调查与分析 48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市场调查行业的结构及市场调查数据的使用对象,以及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的趋势;能够使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概念、作用、分类及调查的具体内容、步骤及实施技巧;能够撰写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及撰写调查报告。
(2)商业银行柜台业务 56课时
本课程系统培养学生以标准化的服务要求,准确处理客户的柜面银行业务、识别假币、灵活应对柜面特殊情况的能力,是高职商业银行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综合柜员的基本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掌握各种柜台业务的操作规范和业务知识、柜面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化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掌握各种结算票据的防伪特征、风险点,能够在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后,胜任银行大厅经理、咨询员、综合柜员等岗位。
(3)商业银行会计 64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的理论知识,讲解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基本会计核算知识对各项典型银行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银行业务知识进行临柜单据审核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会审核银行临柜单据、会编制会计分录、会记账”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正确理解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奠定基础。
(4)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56课时
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每类信贷业务流程和风险点、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的知识,信贷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培养学生初步具备金融职业的风险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程度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审慎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信贷业务(包括受理、贷前调查、审查审批、放贷、贷后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为以后从事银行信贷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5)商业银行外汇业务 48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中国的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交易状况、外汇交易的基本面分析及技术分析, MT4外汇交易平台等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学习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外汇兑换、进出口报价、即期外汇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达到能够在MT4外汇交易平台上,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理性进行外汇交易模拟操作。
(6)商业银行电子业务 48课时
本课程紧密联系实践应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配合实务分析,进一步学习电子银行的理论与实务,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银行电子化建设和电子银行的基本原理、最新进展和最新技术,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们进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7)银行信贷财务报表分析 48课时
以培养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解决现实工作中全面阅读与分析财务报告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为手段,配合上市公司最新的年度财务报告作为案例分析,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分析的视野、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分析、流动性与偿债能力的分析、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分析、盈利能力与质量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与质量的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8)个人理财规划 64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个人理财相关知识;熟悉理财规划设计的方法和业务流程;掌握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技巧,为客户编写家庭财务报表的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个案,进行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等单个理财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在单个理财项目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综合的理财规划方案。学院组织学生助理理财规划师取证考试,并适当给学生提供培训和考前辅导的机会。
(9)商业银行客服岗位综合实训 40课时
本课程按照金融服务人才需求,紧紧围绕银行客服岗位任职要求,以客服岗位业务能力培养为核心,是一门银校合作,“上班式”任务导向,“业务知识+技能大赛”考核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银行客服岗位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10)银行经营管理实务 48课时
本课程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银行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功能、组织结构、经营目标与性质、银行资本金、银行负债、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作用与管理、银行表外业务等基本知识,识记银行存款业务、信托业务、表外业务、结算业务等基本理论,掌握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银行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措施、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与方法,培养学生对银行各项业务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业务素养,学会银行经营管理各项业务,为以后从事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理财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11)金融营销实务 64课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金融营销概述、营销基础、营销技能、营销策略、客户开发流程、客户维护与管理及银行、证券和保险产品营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熟悉金融营销策略及各类型金融产品特点与适用对象;掌握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的相关方法与技能;寻找客户并成功营销金融产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显著提高;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习惯和职业心态。
(12)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 80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及规章制度;熟悉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业务内容,熟悉前台所有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程序,熟悉前台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票据、单证、业务专用章及其他用具;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所需处理的个人与企业业务的操作流程,掌握单笔及综合业务的规范、准确、熟练操作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以及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备“诚信、合规、创新”的职业素质,包括:提高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以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按照银行业务操作规范化的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增强其“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综合职业素养。
(13)顶岗实习 480课时
顶岗实习包括《企业认知》、《岗位业务》、《毕业设计》、《职业能力展示》四门课程,使用校内自编教材《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顶岗实习教程》。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内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的技术改革和创新成果是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标准。顶岗实习结束后,按照顶岗实习考核要求,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二)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时 |
百分比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
文化基础课 |
348 |
164 |
512 |
19.10% |
2 |
职业基础课 |
512 |
200 |
712 |
26.57% |
3 |
职业能力课 |
220 |
924 |
1144 |
42.69% |
4 |
财贸素养课 |
236 |
76 |
312 |
11.64% |
合计 |
课时 |
1316 |
1364 |
2680 |
100% |
百分比 |
49.10% |
50.90% |
100% |
七、实施与保障
(一)专业教学团队
金融与证券专业为更好满足首都金融业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首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实践,着眼于提高“双师”素质建设,打造了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目前,金融与证券专业(银行方向)已形成了一支师资力量强,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名和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形成了双师素质为90%以上的专职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的建设使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可以为企业完成多项培训服务项目,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有很大提升,真正具备一批“懂行业,会教学,能咨询”的专业教师。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教学权威和学术权威,对其他教师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他们主持并完成了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带动金融系的课程建设,促进金融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带动提高各梯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扩大了金融系教师在行业内的影响。具体如下: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专业方向 |
1 |
武飞 |
副教授 |
商业银行 |
2 |
陈 颖 |
副教授 |
商业银行 |
2.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他们负责参与课程改革与实训环节建设,负责任务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教学。通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金融系造就了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师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起到了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的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的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的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的带头作用。具体如下:
序号 |
姓 名 |
职 称 |
专 业 |
1 |
黄 群 |
高级会计师 |
商业银行 |
2 |
杨向荣 |
副教授 |
商业银行 |
3 |
刘淑娥 |
副教授 |
商业银行 |
4 |
冯晓霞 |
讲师 |
商业银行 |
5 |
乔 睿 |
讲师 |
商业银行 |
6 |
张敏敏 |
讲师 |
商业银行 |
7 |
朱静 |
讲师 |
商业银行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行业从业资格 |
企业兼职(社会兼职) |
---|---|---|---|---|
1 |
武 飞 |
副教授 |
证券从业资格、一级理财规划师 |
华西证券培训总监 |
2 |
陈 颖 |
副教授 |
中级经济师、一级理财规划师 |
北京银行高级培训师 |
3 |
黄 群 |
高级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一级理财规划师 |
北京会计学会理事 |
4 |
杨向荣 |
副教授 |
银行从业资格 |
北京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
5 |
刘淑娥 |
副教授 |
银行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环球网校高级讲师 |
6 |
朱 静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
7 |
丁建波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
8 |
冯晓霞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
9 |
王新玉 |
讲师 |
银行、会计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
10 |
乔 睿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
11 |
张敏敏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 |
|
12 |
王朝晖 |
讲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
序号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专业特长 |
承担课程 |
1 |
武雪周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职业指导 |
严谨、创新 |
2 |
刘艳晖 |
硕士 |
副教授 |
语言教学 |
严谨、创新 |
3 |
杨 莹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心理健康教育 |
诚信、责任 |
4 |
李建伟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经济学 |
诚信、责任 |
5 |
张 宵 |
学士 |
讲师 |
运动训练 |
爱心、诚信 |
序号 |
职务 |
姓名 |
企业任职 |
---|---|---|---|
1 |
主任委员 |
高玉辉 |
原北京银行执行董事、首席风险官 |
2 |
副主任委员 |
顾志坚 |
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 |
3 |
副主任委员 |
贾墨月 |
北京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 |
4 |
委员 |
杨德勇 |
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
5 |
委员 |
史 杰 |
交通银行东单支行行长 |
6 |
委员 |
相 阳 |
中国农业银行怀柔支行行长 |
7 |
委员 |
许春河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
8 |
委员 |
李 格 |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客户服务部总经理 |
9 |
委员 |
周 欢 |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处副处长 |
10 |
委员 |
尹 楠 |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部主管 |
11 |
委员 |
周巍屏 |
中国证券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副主任 |
12 |
委员 |
李民雯 |
招商证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 |
13 |
委员 |
叶寅寅 |
华西证券北京营业部总经理 |
14 |
委员 |
张 海 |
宏源证券北京裕民东路营业部副总经理 |
15 |
委员 |
陆秀萍 |
北京保险业协会副秘书长 |
16 |
委员 |
梁 越 |
中融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17 |
委员 |
梁 建 |
恒天财富理财公司董事长 |
18 |
委员 |
胥京钢 |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19 |
委员 |
王 震 |
海淀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